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濮阳市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5-11-05 06:00:31   
濮阳网讯 “开办公司注册资本实行数额认缴,登记实现零收费……商事制度改革让我们大学生创业者很受益,让我们最大程度节省了创业成本。”10月26日,濮阳市一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郑杨深有感触地说。去年大学毕业后,正赶上商事制度改革机遇的郑杨,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目前企业蒸蒸日上。
 
郑杨的创业经历反映了我市创业发展环境的优化宽松。截至9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近13万户,同比增长16.7%;企业注册资本金额达1372亿元,同比增长37.2%,其中我市私营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27.6%,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这一喜人情况的出现,得益于我市推行的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新机制。
 
自2014年3月1日市工商系统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审批环节减少了、创业门槛降低了,有效助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再掀创业新热潮。
 
企业登记“入门”更快更方便。注册资本登记由“实缴制”变为“认缴制”,即工商部门取消了原有对公司注册资本、出资方式、出资额、出资时间等的硬性规定,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的限制,使注册变得更宽松。企业住所允许“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即允许将居民住宅登记为住所(经营场所),有效破解了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的发展瓶颈。据统计,目前我市足不出户开公司创业的约占创业者总数的一半,大大节约了创业者的开支。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登记实施“先照后证”,即改变原来登记中先办行业主管部门的许可证、后办工商营业执照的登记模式。这一制度的推行,使经营食品门店和餐饮饭店的创业者成为最大受益者。因为有了营业执照后,他们可以一边营业一边申报食品卫生许可证件,提高了效率、赢得了效益。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让行政审批更高效。“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就是将原来企业登记时分别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工商营业执照、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组织机构代码证、向税务部门申请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不再发放。通过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如果企业提供手续齐全,可以当天领取营业执照,最长不超过5个工作日,而原来办这些手续需要将近1个月的时间。9月28日,我市颁发首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截至10月20日,我市工商系统注册窗口发放“三照合一、一照一码”执照615份,工作进度排名全省第一。
 
改革监管模式,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通过运行使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各类企业的信息进行公示,并对企业报送的信息进行抽检;企业可以通过该系统公示年度报告、股东出资情况等信息;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社会公众可以通过该系统了解市场主体的相关信息、信用情况。这一制度有效增强了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推动了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今年6月底,全省企业年报时限结束,我市企业2014年度年报公示率为86.85%,个体工商户年报率达90%,位居全省前列。
 
商事制度改革对于我市优化发展环境、释放创业活力、激发投资热情、推动结构转型、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一年半来,市工商局围绕大局促赶超、转变职能求提升、创新机制优流程、部门协作齐攻坚,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取得明显成效。10月13日,市委书记何雄在调研我市商事制度改革情况后批示:“市工商局在商事制度改革、服务改革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为中心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下一步,我们要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步伐,构建‘互联网+’的企业登记新模式,推动企业名称核准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的落实工作,建设‘放、管、服’三位一体的商事登记框架新体系。”市工商局负责人说。(段利梅 通讯员 陆诗秦)


责任编辑:李俊